在去年,易观智库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到2018年,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接受度提高,而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然而,一份来自媒体的另一份报告显示,在2016年尽管有12家企业获得过亿级融资,但实际上在同年的下半年至今,只有欧瑞博一例能够获得较大笔融资,这表明资本对于该行业仍然持谨慎态度。
尽管如此,对于智能家居这一领域,我还是抱有一定的乐观态度。根据CNET与ColdwellBanker共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先进国家中,只有28%的人拥有某种形式的智能家居设备,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到5%。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智能家居市场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智能家居”这个概念早已存在多年,它得以被广泛关注是由于亚马逊Echo系列产品之所以成功。而随后,不仅谷歌、苹果等国际巨头,也有阿里巴巴、小米等国内公司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从传统的路由器、冰箱、台灯到一些更为创新的产品,如可爱机器人,都已经投入生产。
按照功能分类,我们可以将这些机器人分为四类:首先是家庭用途最主要的是扫地机器人;其次是娱乐休闲机器人,它们通常作为陪伴对象;再然后是安防监控机器人,它们不仅提供实时视频监控,还能发起预警;最后还有残疾辅助型机器人的出现,它们旨在帮助行动不便的人群。
总体而言,由于技术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于高科技产品如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我认为未来几年的确会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作为服务业中的新兴力量,还是作为消费品市场上的热门选择,smart home robots 都无疑将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