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无人驾驶车在社会智能化应用的创新发展

工作人员挥手告别,车门缓缓关上。几秒钟后,这辆无人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带着记者一行,驶进上海浦东新区的轲桥路。这片区域作为金桥城市副中心,道路上车流不断,有行人看到这辆没有驾驶员的车辆,都惊讶地拍照留念。内饰中方向盘自主转动,严格遵循交通规则和信号指示,安全、准确地进行加速、转弯、变道,一共10分钟便返回起点。

在这次试乘中,无人驾驶如何保证安全,以及在违法或发生事故时如何处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浦东新区出台了相应的规范。

“浦东新区制定了相关法规,为无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法律保障。”上海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瑜表示,在浦东,不仅企业能够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接驳公交服务,还能探索配送装备及自动停车等创新应用场景。

为了推动首创性改革,如依据引领区建设意见和全国会赋予的立法授权,从2021年7月起,上海市先后颁布15部浦东新区法规,为大胆尝试提供支持。

今年2月,《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开始实施;3月,其实施细则也发布出来,只要符合多项安全要求,无需搭载司机或测试员,就可以在特定区域进行测试和商业运营。此外,该规定还明确了在紧急情况下企业应采取措施,并为行业信心提振提供法律保障。

“我们正处于汽车智能化竞争窗口期,将通过立法推动产业壮大。”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强调,这样的法律支持能有效提升行业整体实力,同时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入驻,使得整个产业链更加完善,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位于金桥地区的大型开放测试道路,是国内最大的城市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基地,以29.3公里为首期里程长度。在此基础上,不少企业计划投入该区域进行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已经有4家公司获得了测试通知书,还有更多申请中。”林瑜透露其中秘密信息。

上海裹动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个取得此类许可证的一家公司之一。其副总裁林泰表示:“浦东通过立法承认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合法交通参与者,让我们的产品研发有了更好的实验环境。”

随着未来传统与现代之间差距日益扩大,“未来车”的普及将成可能。而上海自贸区金桥管理局副局长严俊杰提醒说,将根据市场趋势不断满足需求,为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及特色应用场景奠定基础,让未来的智慧交通系统逐步融入生活之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