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楼上响起的装修声、午休时超市的促销声、深夜窗外回荡的施工声……噪声,这种无形的环境污染,正在危害着居民的心理健康。记者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成都市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正式印发,该方案包括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源头管控、开展分类整治、提升监管能力、加大科技研发和落实保障措施六大方面。这一年,我市将持续推动建设“宁静蓉城”,进一步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缓解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改善声音环境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将针对教育场所、经营性娱乐场所和其他特定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噪声污染专项整治。
根据《方案》,今年成都将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并持续开展《成都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的立法调研,以建立更为完整的人口管理系统。此外,我们还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公布全市2024年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同时定期进行声音功能区监测,并公开声音质量状况信息,以确保所有的声音数据有效可用。
在源头控制方面,我市将严格规划新建建筑物及其交通运输线路,从而减少潜在的噪音干扰。此外,我们还会督促房地产开发商公开他们新建住宅区内的声音相关情况,并加强对有明显限值产品的声音监督抽查力度。在项目环评和竣工环保验收等方面,加强声音源头控制。
聚焦于分类整治,《方案》明确了我们需要推进社会生活中的声音污染防治,同时加强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声音监管。我们还会开展工地分级管理,对夜间施工活动进行特别执法。此外,我们也会增加智能交通设备以减少交通运输产生的声音干扰,对投诉最多区域或点位进行调查并整顿。而且,我们还要建立一个车辆改造程序来限制“黑名单”上的车辆,以此来减少它们造成的问题。
在提高监管能力方面,我们计划在人口密集或活动频繁地区安装新的自动显示设施以追踪声音水平。在青羊区金牛区龙泉驿区分别试行社会生活建筑施工工业三类领域的声音处理策略。在高考期间,我们还会举办一次特殊行动来保护学习环境免受干扰。
最后,在科技研究与发展上,我们认为这应该成为绿色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部分。我们计划每年分析一次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个地区具体面临的情况,为精准解决问题提供依据。而且,我们也计划通过资金投入支持这些努力,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安静,让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