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初中毕业的年轻人,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不确定性。身边的人似乎都像住进了健身房,每天更新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运动成果。我也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加入这个健身潮流?
打开小红书搜索“瘦”,我发现各种瘦手臂、瘦腰背、瘦肚子等内容充斥着屏幕。甚至有搜索结果是关于如何在家里做帕梅拉燃脂舞或有氧操,这些信息让人眼花缭乱。
随着健身热潮的兴起,一众健身APP应运而生,其中包括Keep,它成立于2015年,如今已经走过快6个年头。在整个健身产业链条中,Keep凭借互联网健身概念火出圈,但后来者如乐刻和超级猩猩似乎更受市场欢迎。
我想了解一下Keep现在的情况,以及它为何被许多人遗忘。据吴敏所说,Keep虽然交互性不强,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很好的APP,因为它提供各种初级课程,并且教学示范非常规范。
然而,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比如周超,他发现自己没有练出正确动作,因此放弃了使用Keep。他认为正确入门很重要,而自学入门是不合理的。如果重新开始健身,他不会选择再用Keep。
尽管如此,Keep依然保持着高流量,它以会员、广告及付费内容和电商产品为营收来源。在2020年,其总营收达到了11亿多元,其中电商产品收入达到6亿多元,而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增长至3亿多元。但数据显示,即便是会员收入毛利率最高,其毛利润收入最少。
看起来,流量是这些模式基础,也是Keep成功故事的一部分。不过,对于像周超这样的小白用户来说,他们并不满意现有的产品性价比。他们认为在同样的产品上,比如瑜伽垫,在拼多多或者淘宝可以找到更便宜的价格。而这也是对任何挑战人性的生意提出的问题——如何确保产品能够持续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