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大多数家电企业保持了平常心,没有像往常那样大肆宣传,而海尔、美的等少数大企业依然如期发布了他们在11月12日的一系列业绩战报。这一现象让人不得不思考:家电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家电厂商们又是在想什么,又在做什么?
天猫和京东公布了创纪录增长,但这似乎并没有引起众多家电企业和商家的兴趣。是双十一的大促作用逐渐衰减,没啥价值吗?还是家电厂商们对双十一的认同感下降了?或者说,有一些不可言说的隐患与问题?
据掌握信息显示,这一年份家电双11大促,让利政策以及主要厂商之间的竞争,最终使得主销产品价格达到最近五年以来的“价格谷底”。包括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以及厨房用具等,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太便宜!比出厂价还要低”。
然而,一些中高端精品家电却出现强劲反弹。许多经销商透露,从十月中旬开始,即便是启动之前,这些爆款产品就已经出现阶段性断货情况,而且这种断货不是个别产品,而是主要品牌主销产品持续性的断货。
显然,在不少家庭看来,尽管消费者知道可以享受20%国补,但也听说过“国补将于双11结束”,所以加速赶在期间进行提前消费。
具体来说,这年的双11 家电市场虽然有所不同也有亮点,但仍面临转型压力:
第一点,是由于国补政策加持之下,价格让利和优惠推动了一批品牌企业销售量增加,同时1级能效产品占比快速提升,可以说是一种惊喜。
第二点,是竞争激烈,不仅要拼产品服务,还要拼营销执行力渠道完善性,以及目标用户精准覆盖度。因此,这一年份本质上就是一场长期战和升级赛,对于很多被排除主战场外的小型或新兴品牌而言是一个考验。
第三点,是竞争手段没有创新,只是通过国家补贴降价让利,然后完全依靠价格优势抢用户;同时,没有大的风浪冲击,只有肉搏混战,因此赢家的数量有限,大部分集中在TOP3或TOP5强势品牌,而渠道则以阿里京东为主角,其余如拼多多苏宁易购也表现可观。而乡镇小店,则因为缺乏“国补”资格半个月未开门营业。
最后,由于整体消费疲软,上半年的618下半年的double eleven都已失去往日热闹气氛,加上早已提前启动并引爆的是“以旧换新”国补政策,使得整个市场变得平静,不再喧闹。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有些地方生意好也不足为奇,因为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有些生意惨淡而有的生意繁荣,“针锋相对”。